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噶千仁波切:修任何善根都應當為其他眾生的利益來做發願和迴向

噶千仁波切於2014年億次阿彌陀佛大法會開示(二十四)

一個成就往生的因就是「累積資糧」和「清淨罪障」,也就是透過身語意的善行,來累積資糧清淨罪障,譬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的行持等等,又如同按照大乘教法七支供養,都可以促成我們往生的因緣。

累積資糧方面,譬如我們前兩天法本解釋中,透過結合六度來累積資糧,以六度作為累積資糧的方法,可以得到等流果和異熟果,其中六度主要修持,要以「安忍」配合「愛心的培養」,作為重要修持,這樣可讓我們累積很多福德。

我們說「累積福德」,安樂的果從何而來?也就是從愛心當中,培養愛和慈悲促成福德的果,這就是「累積資糧」。因此培養「愛」,本身就是累積資糧。

另外一方面,「清淨罪障」,是要清淨什麼?要清淨的就是「我執」,「我執」和「愛」是完全對立的,愛可以滅除我執、慈悲可以滅除我執,我們最終要清淨的罪障就是「我執」,透過「愛」能夠去除我執,因此培養「愛」和「慈悲」,就是清淨業障、去除我執的最好方法。

譬如當你看到一個人正在受苦時,你瞭解到必需要幫助他,因此要想著:「我曉得他有苦,因此我幫助他,因為他受到我的幫助,因此『他對我有恩』。」要想著「我幫助了他,因此他對我有恩」。

怎麼說呢?如同至尊阿底峽尊者曾說,眾生皆具大恩,因為眾生普遍具有無知和愚昧等煩惱,因為無知和愚昧,而會造下很多業,感受許多痛苦,我們透過眾生作為對境,而能行布施等幫助眾生之行,而累積自己資糧、清淨自己罪障,因此眾生對於自己是具有廣大恩惠的,且所有諸佛都是從眾生而來,因此阿底峽尊者會說「眾生皆具大恩」。

尤其是對於我們所嗔恨的敵人,我們要更加愛他、對他有慈悲心,這是直貢噶舉教派不共的教法。

當我們看到很多眾生對我們有廣大恩惠,例如大恩父母及伴侶朋友等,但他們在善惡取捨方面是非常愚昧無知的,這是世間我們都能看到的狀況,例如有些父母對孩子的關懷已經到無微不至的地步,但兒子仍有可能反過來殺害或搥打自己的親生父母。

即便是對這樣的嚴重惡業者,或內心中有極為強烈的嗔心者,我們應當要用愛去看待他們,要想到「如果我過去從來沒有害過這人,那他今生也不可能反過來害我」,過去曾經造過惡業,因此對他道歉或接受他,這是理所當然的,應當對他感到慈悲,道歉。我們可以藉由此想法,來滅除對敵人的嗔心,並滅除內心當中的我執。

如同剛剛所言,要清淨罪障、要去除蓋障染污,最主要的蓋障染污就是我執,透過這樣想法來處理憎恨怨敵者的關係,就可以有效的滅除內心當中的我執,這就是真正的清淨罪障,我們任何時候都應當透過身語意三門各種方法來行如此清淨罪障、累積資糧的修行,如此作為發願往生的條件。

修任何善根都應當為其他眾生的利益來做發願和迴向,做善根時,不要想著「願此善根讓我獲得安樂」,這是非常短視、非常蠅頭小利之事,應將此想法拋在腦後,因為這想法會浪費我們的善根,要想著希望自他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安樂,因為自他總是在一起,當你想著願自他眾生都安樂時,自己的安樂也就自然而然成就了。

這樣的發願是殊勝而正確的。發願的道理在之前講供養時已經講過,可以使用四無量心的發願文,最重要的就是前兩句:「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遠離苦及苦因」。

「樂及樂因」就是希望眾生具足樂及樂的原因,什麼是「快樂的因」?實際上,「愛」與「慈悲」就是快樂的因。一切諸佛的功德都來自於愛與慈悲導致的善,一切善法都來自於愛與慈悲,這就是「樂因」。

「願一切眾生遠離苦及苦因」,遠離痛苦之外,也要遠離痛苦的成因,痛苦的成因最大是什麼?就是「我執」,因此當你說「願一切眾生遠離苦因」時,你應當希望「願一切眾生擺脫我執」,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要對治我執而來,因為有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我執」,因此希望所有眾生都能夠遠離「我執」。

如果你不懂得發清淨的願,其他願文都不懂的話,你就可以用這兩句話「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遠離苦及苦因」,來發清淨的願,這就是非常殊勝的願了。關於「往生淨土四因」的解說就到此。

希望在休息時也可持續念咒,不要浪費時間,因為在此共修的力量,是有別於平常獨自修行者,同時間世界上也有其他不同中心、道場的師兄們,在跟我們一起共修,共修的力量是非常大的,當我們為了三界一切有情的利益而齊聚一堂共同修持,是非常有意義的,希望大家不要浪費時間。

下一堂課,將正式講「遷識法」的內容。

時間:2014年5月16日下午13:00-14:00
中文翻譯:張昆晟
初稿整理:fuhua
法本版本請參閱【2014年億次阿彌陀佛大法會】所發之儀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