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無妄念的智慧—“利美” & 上師和根本上師的關係和區別



當代108藏密大師簡介:Khenpo Puntsok Namgyal 彭措朗加 ...


blog.xuite.net/.../142809107-當代108藏密大師簡介:Khenpo+Puntsok...

彭措朗加堪布(生於1965年;譯注:依據宗薩寺網站為1966年)在七歲時就已經開始學習讀寫。十四歲時剃度出家,師從白瑪當秋堪布。1983年,他開始學習五部大 ...

無妄念的智慧——聽大堪布深入講解“利美”

昨天我來到新加坡,今天在這里見到欽則仁波切的弟子們,以及其他眾多喇嘛上師的弟子們,我感到很高興!首先向大家表示問候——紮西得勒!

我來自於宗薩寺,這是欽則仁波切的母寺,是利美教法的重要發源地。因此不論我走到哪里,傳播和講解利美教法,就成為了我的責任。

要講解利美教法,我們可以將之分成三個部分:利美的來源和出處、為什麽需要利美、利美的實質。

首先講述利美的來源和出處:

所謂的“利美”,是藏文名詞。其中的“美”,是藏文中的否定詞,用這個否定詞將“利”予以否定,就意味著沒有分別、沒有偏執的意思。

徹底沒有分別沒有偏執的是誰呢?只有究竟的佛陀。因此對於佛陀而言,類似“這是我的親友”、“這不是我的親友”、“這是我的敵人”、“這不是我的敵人”等的分別和偏執,根本就不存在。

在佛陀得到了如此的證悟之後,就給我們指示了佛法的道路。那麽,如果要說利美的最初來源的話,那就是“利美來自於佛陀”。

至於佛的聲聞乘的阿羅漢弟子們,大乘菩薩弟子們,以及密乘的持明弟子們等,也都是經過學習和修證佛陀的利美教法而成就果位的,因此這些先賢們,也都可以說是利美的大師。

指示中觀教法的龍樹菩薩師徒,也都是宣講著、實修著利美的法義。雖然在他們的著作當中,有針對外道的與佛法不一致法義所進行的批駁,也有針對聲聞乘的與大乘不一致的法義所進行的批駁,但是他們的這種批駁,並沒有違背利美的法義。為什麽這麽說?他們在宣講法義的時候,自己已經具有了究竟的見地,為了令清凈法義更加明晰,為了令他人也能夠明白究竟的見地,因此就會對其他不一致的說法進行評點和批駁,以便令真正的法義凸現出來。而並不是因為這種法義是我們的觀點,因此無論如何都要強調我們的說法;那種法義是你們的觀點,因此不論你們的觀點有多麽好,也都要堅決批駁,他們並沒有這種想法。

就這樣,從佛陀到各個大師,一直到佛教傳播到藏地(因為我是藏地的學佛人,因此就這樣子說了),而藏地早先的諸位大師們,也都全部是學習利美教法、持有利美見地、乃至通過利美教法修行成就的。

所以說,所謂的利美,和真正的實修,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是一個真正的實修者,那他一定就是利美的;如果他是真正利美的,那他就一定是真正的實修者。
因此,所謂的利美這個概念,實際的含義就是“真正的佛法修行方式”,而不是由第一世降陽欽則旺波等大師所開創出來的一種新的什麽教法或者運動。

那麽,現在在中國漢地、西方國家等地方,都有認為“利美是由降陽欽則旺波仁波切,以及蔣貢康楚仁波切和勞代旺波仁波切等開創的一種新教法”的這種說法,這又是為什麽呢?

因為曾經在佛法傳播的一個時期,真正實修者越來越少,而持有“你們”、“我們”等觀點的人則越來越多。而降陽欽則旺波大師等人,則鑒於這種漸趨惡化的情況,認為這並不是真正的佛法修行法門,因此他們就著重強調利美的見地和修行方式,以至於令大家認為好像是他們開創了利美的提法一樣。

第二部分,為什麽需要利美?

就好像我們剛才講解利美的來源時所清楚地談到的那樣,只要我們是進入佛門學習的,只要我們是要真正修行的,那就一定需要利美,利美是不可能沒有的。

那也就是說,從學習佛法、修行佛法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利美,這是理由之一。理由之二,我們從佛法本身的角度來看,不論是聲聞乘教法還是大乘教法,都可以將之分成方便和智慧兩個部分。如果從大乘角度來看,方便就是大悲心,而智慧則有世俗諦智慧和勝義諦智慧兩種。

如果有“這是我們宗派的法門”、“那是別人宗派的法門”的這種對自己宗派生貪心、對別人宗派生嗔心的情況出現的話,如果有了這種強烈的貪嗔之心出現的話,大家想一想,這能夠作為大乘大悲心的出生根源嗎?如果是一個已經真正生起了大乘大悲心的一個人,他還能夠生起“你的”、“我的”的分別,並因此而產生對己生貪、對人生嗔的想法嗎?通過這樣的思維,也就清晰地說出了為什麽需要利美的另外一個理由。

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我們在進入了佛門之後,還有你們我們的不同分別,甚至連衣服的穿著方式、法器的握持方式、吃飯的碗如何捧持等都有種種的差別執著和貪嗔生起,那麽這種情況下,美國政治的兩個政黨之間互相爭鬥、互相批駁的關系,和我們兩個佛法宗派之間互相偏執、互相區分的關系,既然都沒有修大悲心、都沒有修菩提心,那這兩種關系又有什麽差別呢?

從大乘的慈悲心而言,對一部分眾生有大悲心,對另外一些眾生則沒有大悲心,那麽這種所謂的大悲心是大乘的大悲心嗎?不是!

所以說,只有沒有了分別和偏執的大悲心,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悲心,才能夠算得上是四種無量心當中的大悲心。如果對自己宗派的眾生有悲心,對別的宗派的眾生則沒有悲心,那這種悲心,就連欲界的大梵天也都是具有的,又哪里算得上是佛法大乘的大悲心呢!

如果從智慧的角度來說的話,我們就需要明了勝義諦智慧,其究竟的法義,就是要明白“一切法的究竟實相,都是虛幻的,都是沒有自性的,都是空性的”;在明白了這種法義之後,還需要對其進行實修。

而在實修這種空性智慧的時候,首先就需要有止,而後在止的基礎上,應當修觀。所謂的止,就是能夠專一;而所謂的觀,則是空性的智慧。我們需要將“了知一切法皆空”的這種智慧,和“專一的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要專一地平等安住在空性的智慧中。如果有對於己方的貪心,有對於對方的嗔心,又怎麽可能生起這種專一和空性的雙運,也就是止觀雙運的平等安住呢?是不可能的。

如果從世俗諦智慧的角度而言的話,則是明了無常、苦等的智慧,說法眾多。但是就今天這個話題而言,最適合的,最需要的,則應當是了知一切眾生都具足如來藏,或者說佛性的這種智慧。

佛陀為什麽要說“每一個眾生都具有如來藏”呢?這是為了令眾生放棄一個對另一個的貶低、侮蔑、傷害等而說的。如果我們對佛法有信心,那就需要實踐這個“每一個眾生都具有如來藏”的這種法義;而要想實踐這個法義,就必須對於每一個眾生產生誠敬心。
因此這些對於自他眾生的貪嗔之心,尤其是對於自他宗派的眾生的貪嗔之心,就都要破除和消滅。如果不能破除,不能消滅,如果對於他人、對於他派還有嗔心的話,又怎麽能夠產生這種誠敬心呢?

以上講述的就是為什麽需要利美的最簡單、最歸納性的理由,在這些理由的基礎之上,你們配合各自的實際修行情況,思維“非要利美不可”的這種法義,也就應當能夠明白了吧。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理由,我才會說:只要是一個真正好的修行人,就一定具有利美的見地;而一個具有自他貪嗔之見的一個人,就一定不是一個真正正確的佛法修行者。這一點我非常肯定!

有些人會想:“我不是欽則仁波切的弟子,我沒有利美的見地,或者我不需要利美”,這就錯了!不論是不是欽則仁波切的弟子,只要你是一個真正想學佛的人,只要你是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那根本不可能不需要利美!你是一定需要利美的!
如果你自己不能建立利美的見地,不能實踐利美的修行,盡管你說自己是學佛的人,盡管你說自己是佛法的修行者,其實將你看做一個非學佛人也是完全可以的。

為什麽我敢這麽說?為什麽我能這麽樣肯定地說呢?這是因為在佛陀所宣說的大悲心的實踐當中,空性智慧的實踐當中,尤其是在龍樹菩薩所講述的中觀的修行實踐當中,都有“如果你有對自己一方的貪心,有對他方的嗔心的話,就根本不可能證得涅磐”這樣的說法。因此我才能如此地斷定:你一定需要利美的見地。

一個學習利美教法的人,和一個真正修行佛法的人,這兩者的含義其實完全都是一樣的。在這種觀點之下,在以前,大家相互之間可能因為距離遠的緣故,相互之間不會有太多的見面和交流。但是在現在,縱然我們相距很遠,但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就相見。比如說我從中國藏區來到新加坡來和大家相見講法,也見到了同樣來自藏區的這些喇嘛。假如大家有你我的分別,甚至有貪嗔之心的話,與其有佛教,倒不如沒有佛教!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佛教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取消大家的分別和執著,取消大家的貪嗔之心,如果因為學佛,而導致分別心、執著心、貪嗔心都越來越多,那倒真不如沒有佛教的好些!

佛陀之所以會宣說佛法,其實都是為了眾生此生的安樂和寂靜,為了眾生來生的安樂和寂靜,乃至究竟是為了眾生徹底的安樂和寂靜。並不是為了令我們增加爭論、爭鬥的煩惱而講法的。

當大家在想到利美的時候,請觀察一下自己,會不會有“我們是利美的,你們不是利美的”這樣的想法?這種想法會有的,甚至可以說這種想法在最初是很有必要有的。為什麽這麽說呢?當我們在打算真正實修佛陀的教法的時候,因為我們已經掌握了真正利美的實修佛法的方法和見地,對於那些還沒有同樣如此掌握的其他人,雖然我們並沒有產生“我們是利美的,你們不是利美的”這樣的對己生貪、對他生嗔的不好念頭,但是為了能夠幫助他們也明白佛法的真正實修方法,為了能夠維護真正的實修方法,我們有必要去提醒他們、引導他們。

對於一個佛教學人而言,不論他是否頂著一個“利美”的名字,不論他是南傳佛教的學人,還是漢傳佛教的學人,或者說是藏傳佛教的學人,只要他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實修者,那他就一定是一個具有利美見地的人。否則,如果你認為沒有學習藏傳佛教,或者沒有成為欽則仁波切的弟子,就一定不是具有利美見地者,這種想法就是完全錯誤的。

第三部分,講述利美的實質。

關於這一點,其實在前面兩個部分的講解內容中都已經涉及到了,因此在這里並沒有特別需要講述的內容。但是,如果簡要地對於真正利美的實質進行歸納的話,可以說,沒有妄念的智慧,就是真正利美的實質。

參照往昔那些擁有無念智慧的諸位大師們的實修過程,我們也應當跟隨著他們,同樣地去修行無念的智慧。一般而言,我們現在並沒有無念的智慧,因此我們是普通眾生。也正因為我們是普通眾生,因此也根本就不存在一個“毫無妄念的眾生”。所以說我們是擁有無數妄念的,完全沒有貪嗔之心的眾生也是根本不存在的。這也就是說,我們有貪嗔之心。

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有貪嗔之心”的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也要明白“對於敵友所產生的貪嗔之心是過失”的這樣一個事實。之前我們並沒有的一種貪嗔之心,其實就是我們因為學佛而產生的對自他宗派的貪嗔之心。因為對於一個旁生而言,對於一個根本沒有學佛、學法的普通眾生而言,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有針對自他宗派所產生的貪嗔之心。當我們作為一個學佛之人,能夠沒有針對自他宗派所產生的貪嗔之心,那這就是很好的利美了。

將沒有自他宗派的貪嗔之心稱作利美,這其實還是僅僅觀待於我們現在的實際情況而說的。而不是說,因為我是利美的,因此我就要去尋找並且依止許許多多的喇嘛上師。哪怕你只有一個上師,只要你能沒有宗派方面的貪嗔之心,那仍然是可以稱作利美的。

也不是說,因為我是利美的,因此我就要去聽聞學習許許多多的法門,並且都要將之進行實踐修行。這也是沒有必要的。利美的見地,關鍵就是沒有貪嗔之心,沒有執著之心。

比如說,假如你是一個藏傳佛教寧瑪巴的修行者,那只要你能嚴格按照寧瑪巴的教法進行學習,將法義和自己的心相續融合,而後如法實踐,同時對於其他教法沒有嗔心,能夠恭敬,能保持凈觀,那這就是利美了。

假如你是一個藏傳佛教嘎舉巴的修行者,不論是朱巴嘎舉還是其他傳承,只要你能夠嚴格按照相應的教法,按照上師的口訣教授,如法進行聞思修,同時也不對於其他教法產生“不好、差勁”等的想法,也能夠保持凈觀,那仍然就是利美了。
同樣的道理,假如你是一個漢傳佛教的修行者,只要你能夠嚴格按照比如凈土法門等大乘法義進行聽聞,並且能夠真實進行實修,同時也能對其他教法保有恭敬心的話,那也就是利美了。

同樣,對於南傳聲聞教法中所開示的止觀、身念處、心念處等法門,只要你能將其法義和自相續很好地融合,很好地實踐,同時能夠不對任何其他教法產生嗔恨心,都能夠保有恭敬心和凈觀,那也就是利美了。

因此說,那種認為只學習了一種傳承或者傳統的教法,沒有學習另外傳承或者傳統的教法,比如說只學習了漢傳佛教,而沒有學習藏傳佛教,就不是利美,這種想法完全就是錯誤的了。

如果在自己的心中,還沒有對於其他的宗派具有凈觀,怎麽樣令凈觀生起呢?那麽就要去尋找其他宗派中真正明白法義、真正具有實修、真正符合性相的上師善知識,然後在他跟前求法、聽聞,哪怕你沒有真正實修其教法,但是你也能夠明白其教法當中所蘊含法義的道理,能夠明白其教法的實修方法。最後你就會發現:其教法,與我們自己的教法相比,除了前後順序次第的差別外,除了使用名相的差別外,其所蘊含的真正法義,完全沒有任何差別。這個時候,你是不可能生不起凈觀的。

因此說,為了能夠幫助自己生起對於其他宗派的凈觀,就可以尋找並依止其他宗派符合性相的上師善知識,然後就毫無分別地對其教法進行聞思修,這是非常好的做法。

我對於大家的建議就是這樣,如果有上師喇嘛對你們的說法是:你們只能依止我一個上師,只能聽我一個上師的教法,不能去聽聞其他的教法,不能恭敬尊重其他的上師喇嘛,等等。這個時候,你們就應當自己去判斷,到底哪個人講的有道理,標準就是用佛的說法去進行衡量和判斷。這應當是你們自己要進行判斷和選擇的。
通過上面三個部分的講解,我們基本上就將利美介紹完了。接下來大家如果有問題要問,就請提出來,我們現場進行解答。

問題1:是不是只要持有毫無分別的見地就是利美,還是說有一個專門的利美的法門、修法?
答:並沒有一個特別的利美的法門或者修法,簡單而言,只要能夠舍棄對於自他宗派的貪嗔之心,其實就是利美了。而且,一切佛法的法門,其實全部都是貪嗔之心的對治方法,因此也全部都和利美關系密切。所以說,不論你修行的是什麽本尊、什麽法門,只要你是真正地如法實修,那就一定是利美的。
上面是從修法角度而說的,如果不是修法,比如說是世間工作的話,例如是印刷業等,只要是想著自己的工作是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而去做的,是為了一切佛陀教法的利益而去做的,令自己的心量無邊的廣大而去進行工作,那也還是屬於利美的行為。

問題2:如果說利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除貪嗔之心,那麽有沒有一個分析思維的法門或者過程,可以幫助我們達到利美呢?
答:如果各自能夠按照自己所修行法門的前行、正行、結行等次第順序,如法地進行實踐的話,那一定就可以達成利美了,並不需要特別地去分析思維什麽。
只要是佛法的法門,只要是真正地如法實修,全部都可以達至利美。所以說,並沒有一個專門的利美的法門或者過程次第。
雖然如此,曾經有一個時期,藏地的分別見、執著心非常嚴重,一個寺廟毀滅另外寺廟的情況屢屢發生。基於這樣的一個現實,兩位降管大師,也就是降陽欽則旺波仁波切和降管康卓仁波切,他們為了利益整個的佛教,而將完整佛陀教法的經典等全部進行收集和整理,為了利益整個的佛教,而去求受各種傳承的灌頂和法門,工程浩大,異常辛苦。
因此對於我們自己而言,雖然說只要按照各自學習法門的前行、正行、結行的內容和順序進行實修即可,並不需要特別的什麽利美的法門。但是,不論自己外在地進行什麽樣的工作,如果能夠全部都本著利益整個佛教和一切眾生的想法去做的話,那這對於我們來說,其實就已經是利美的工作和行為了。

問題3:利美就是沒有對自他宗派的貪嗔之心,那麽如何對待非佛教的外道呢?
答:如果自己有了清凈的利美之心,不論是什麽宗教,信奉那些宗教的,也全部都是眾生。那麽,就好像我們之前所講過的那樣,從悲心角度而言,我們應當對於信奉其他宗教的那些眾生都有大悲心;從如來藏佛性的角度而言,我們也都應當對他們具有凈觀;如果從密乘本尊的角度而言,他們其實也就是本尊,我們應當具有如此的凈觀。因此說,只要我們是真正的佛法修行者,就一定不會對他們產生嗔恨心,哪怕他們是信奉其他宗教,或者說是外道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能對他們有嗔恨心。
但是,為了能夠令他們明白他們的錯誤之處,我們還是應當指出的。所謂的凈觀,並不是說我是對的,他也是對的,我這樣可以,他那樣也可以,這種想法並不是真正的凈觀,並不是真正的利美。也許他們之中真的有非常清凈的行者也不一定,但這我們並不了解。因此,對於信奉其他宗教的他們,我們還是應當分清正確與錯誤,還是應當指出他們的錯誤之處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對他們產生嗔恨心。

問題4:從利美的觀點來看,我們應當如何對待那些信奉邪教的人?
答:關於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應當如前保持大悲心、凈觀等心態。尤其是,自己要完全明白佛教的見地是什麽,要能夠不被那些邪教觀點所蒙蔽和欺騙,這一點非常關鍵。

問題5:從利美的觀點來看,我們應當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呢?
答:只要自己心中真正的產生了利美的見地,那麽佛法當中的一切法門,不論選擇哪一個,完全都是一樣的了。因此說,只要你在因緣作用下遇到了某個法門,遇到了某個真正的上師善知識,而後實踐該上師善知識的教授內容,這就可以了。並沒有一個“因為你是利美見地的持有者,就一定要修行的法門”。
重複一下,只要你已經真正具有了利美的見地,那麽進入任何一個佛法法門去實踐,都是一樣的。

附:第二天的問答

問題1:昨天堪布曾經講到“利美就是無妄念的智慧”,那是不是說利美就是大手印和大圓滿呢?
答:如果是一個真正修行大手印和大圓滿的修行人,究竟他一定會進入到利美見地之中,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這其實已經在昨天的內容中講述過了:不論是佛法當中的任何一個法門,只要你是一個真正的實修者,就一定是利美的。因為佛法的本來利益和作用,就是去除眾生的貪嗔之心,因此只要經過真正佛法的修行,就一定能夠斷除對於己方的貪心和對於他方的嗔心,那就一定是利美的道法了。佛法根本就是沒有絲毫貪嗔之道法,根本不可能引導人進入貪嗔之中。

問題2:應當如何對待一個宗派分別心特別重的人?比如說他們認為大乘或者密乘並不是真正的佛法而予以貶低。
答:對於這種人來說,我們的責任,就是去利益他們,要抱有利益他們的心理。只要聽到他們這種言語,或者看到他們的這種行為,其實我們就可以明白:之所以他們這麽說,這麽做,恰恰是表明他們並不明白什麽是大乘法門,什麽是密乘法門。比如說藏地如果有類似否定別的宗派的言語行為出現的話,就非常明顯地表明了他根本懂得不熟悉別的宗派的法義。
如果你們認為可以和他們溝通,可以讓他們聽到或者看到大乘法語而給他們帶來利益的話,那就可以對他們說:“你們能否首先研究一下大乘和密乘看看呢?”如果他們經過研究還是否認,或者他們根本就不願意研究,那我們在仍然沒有產生嗔心的前提下,就只能自己念誦真言,發出願望:“希望他們未來都能夠成為具有利美見地之人!”,除此之外,好像我們也沒有什麽可以做的了。但這並不是我們放棄了他們,並不是我們不想利益他們,因為這不符合大乘的法義。

問題3:當有人問我們:“到底是南傳佛法好?,還是大乘、密乘佛法好?”我們應當怎麽回應呢?
答:佛陀所宣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其實都是匹配於各個化機眾生的不同意願和機緣而宣說的。因此說,對於一個適宜於被聲聞緣覺法門救度的眾生而言,聲聞緣覺法門就是最好的;對於一個適宜於被大乘法門救度的眾生而言,大乘的法門就是最好的;而對於一個密乘的化機而言,自然密乘就是最好的了。除了這種判斷方法而外,要想一刀切地說哪種法門最好,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回應就應當是:適應於該化機的法門,就是最好的法門。
就好像我們是病人,法門就是藥,只有對癥的藥才能說是最好的,根本就沒有辦法直接說哪個藥最好,這其中的道理其實完全是一樣的。

問題4:如果一個基督徒,明明知道我們是學佛者,但是還是反複勸導我們改宗基督,我們應當如何回應呢?
答:這個時候你們就應當問他們:“為什麽呢?”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 | 上師和根本上師的關係和區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A3OTczMg==&mid=401741583&idx=2&sn=65cbad6164a2c6db423f2edab93db7db&scene=2&srcid=0220MtwAadr95KaXY4ZzSp5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很多人皈依了三寶,
卻不知道如何抉擇依止上師善知識,
尤其是在接觸了密宗以後,
又常會有哪位上師是“結緣上師”,
哪位上師是“根本上師”,
這樣的困惑。

宗薩康謝五明佛學院院長,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上師,
為您深入講解:
關於上師與根本上師的關系和區別。

—— 編者按

今天我們講述上師話題,首先我們就應當講一下什麽是上師和根本上師的關系和區別。

談到上師和根本上師的關系和區別,雖然往昔諸位大師的說法略有差別,但其中的共同之處,就在於:上師善知識和根本上師,是共通密乘和無上密乘有所差別的兩種稱謂。

如果按照律藏中的法義來描述上師善知識的話,就是:“嚴持戒律調柔相,通達度生之儀軌,能對病人生悲心,能對眷屬生慈心,能夠善巧觀化機,講述適宜之佛法。”符合這些標準的就是上師善知識,而不符合的就不是上師善知識。

如果按照大乘經典當中的說法,雖然各個具體經典當中的說法各有差異,但是如果按照《入菩薩行論》的內容來說的話,就是:“善巧通達大乘義,即使舍棄己生命,也不舍棄菩薩戒。”這就是大乘對於上師善知識的要求。

同樣是大乘的觀點,薩迦班智達曾經這樣談到上師善知識的標準:“戒律精嚴故身語清凈,智慧廣大能通曉諸藏,悲心廣大能攝受弟子。”符合這三條的,就是合乎要求的大乘上師善知識。

如果從密乘的無上密觀點來看,有類似外十條標準、內十條標準、密十條標準、真如性十條標準共計四十條標準的許多說法,但如果歸納性地簡單陳述無上密的金剛上師標準,就是:“具足無上密三昧耶,通曉密乘諸藏法義,擁有究竟見地之體驗,本尊之念修已經徹底,悲心廣大能利益眾生。”符合這些標準的人,就是可以去依止的無上密金剛上師。

這樣一來,不論一個人想去修學什麽樣的佛法法門,不論他想去依止聲聞乘的上師善知識,還是想去依止大乘的上師善知識,還是想去依止密乘的上師善知識,首先就應當按照經典當中的描述,去仔細地觀察這個對象是否符合這些標準,這也就是所謂“首先弟子應觀察上師”的意思了。

如果經過觀察,認為這個上師善知識符合標準,那麽就可以其親近依止這個上師善知識,進而求學各種自己所希望學到的佛法法門,這就是第一階段——弟子觀察上師善知識——之後的第二階段——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

如果要將上師的標準再加以歸納,最簡單的標準是什麽呢?那就是一定要具足大悲心,或者說具足廣大的利他之心,或者說具足菩提心大寶。符合這個標準的人,就可以被當做上師善知識去依止了。

只要是這個上師善知識具足了大悲心,你去依止這個上師善知識,他就從來不會誤導你,從來不會欺騙你。因為他具足大悲心,不論他讓你做什麽事情,或是學習什麽內容,都是建立在能夠利益你的基礎上才做的,並不是為了他自己的什麽目的,並不是為了騙你而令他自己得益而做的。

因此說,如果你是依止了一個真正具有大悲心的上師善知識,那麽在你的整個一生中,就根本不會產生“我好像跟錯師傅了、我好像被騙了”的後悔心理,因為這個上師善知識具足大悲心,完全就是善的代表,就好像德格人所說的“從頭到尾都是白色”的諺語一樣,是真正值得依止的。

如果是一個沒有大悲心的上師喇嘛,或者說是沒有菩提心的上師喇嘛,雖然他也能夠時不時地表現出白善的行為舉止,但因為之前自己沒有善加觀察,最終你就會產生“原來我是被騙了,現在才明白”的悔恨心理。

所以說,從一開始,弟子就一定要很好地觀察分析上師,而且不能僅從外表去觀察分析,而是要觀察分析他是否真正具有大悲心或者菩提心,以避免以後後悔。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比如說我,我是依止老堪布白瑪當秋為上師的,差不多在二十余年的時間里面,我都是非常歡喜開心的心情,從來沒有哪怕一天的“我怎麽拜了這麽樣的一個師傅!”的心理,每當我思維的時候,從來都是“我能夠遇到這樣的一個上師,實在是我的好福氣啊!”“我一生中最大的利益和善業就是依止這樣的一個上師了啊!”

因此,如果一個修行者,與顯教的不論是聲聞乘還是大乘的教法建立了關系,有了自己的上師善知識,那就一定要將上師善知識當成佛陀一樣去看、去對待。而對於密乘、無上密乘的一個修行者而言,從上師善知識對於自己的恩德之大來說,則要認為上師善知識就是真正的佛陀,而不是當成佛陀,因為二者根本無法區分開來。
所謂的恩德,有三種,賜予自己灌頂、傳授自己續部、傳授自己竅訣。如果一個上師善知識對於自己具有這三種恩德,那他就是自己的三恩上師;如果他給自己傳授了灌頂和續部,那他就是自己的二恩上師;如果他僅僅只是給自己傳授了灌頂,那就是一恩上師。這種三恩上師的觀點,出自薩迦班智達的《分析解說三種律儀》。

講到這里,其實就已經涉及到了上師和根本上師的區別了。如果按照薩迦班智達的說法:“般若波羅密多乘的上師善知識,從來就不是正上師、聖善知識”,這里是將根本上師等同於正上師、聖善知識而言,只要是顯教,不論是聲聞乘還是大乘,不論弟子們如何將上師善知識當成佛來對待,但都不是正上師善知識,都不是根本上師。只有你從該上師善知識處得到了灌頂、學習到了密乘的法義,才能談的上是你的正上師、聖善知識,或者說是根本上師。

如果說,一個弟子,從一個上師處得到了灌頂,得到了續部法義的教授,甚至得到了竅訣的傳授,建立起了如此的法緣,就算上師不對弟子說“我是你的根本上師!”,弟子也沒有請求說“你做我的根本上師吧?”他們事實上已經是弟子和根本上師的關系了。

反過來,如果弟子和師傅之間,根本就沒有建立起來上述的那三種法緣關系的話,哪怕師傅對弟子說:“我是你的根本上師!”,哪怕弟子對師傅說:“我請你當我的根本上師!”,事實上也是不成立的。

所以說,弟子和根本上師之間關系的建立,關鍵就看相互之間是否建立了灌頂、續部教授、竅訣傳授之類大的法緣。

如果一個弟子,從一個師傅處接受了灌頂,從外相上看,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當然可以算是建立了弟子和根本上師之間的這種法緣關系。但是嚴格來說,還是要看有沒有真正得到灌頂。因為並不是接受了灌頂,就一定能夠得到灌頂,只有真正得到了灌頂,才可以說是灌頂師是自己的根本上師。如果只是自己參加了灌頂法會,卻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得到了灌頂,那麽弟子和根本上師這種關系也就不一定建立起來了。而如果從續部傳授和竅訣傳授這兩個方面來說,只要是師傅給弟子進行了講解和傳授,那就已經建立了相應的根本上師的法緣,並沒有像灌頂那樣,還要區分是否真正得到了灌頂。

所謂的真正得到灌頂,有四種方式:

第一種,也就是最上等,就好像恩陀羅菩提王那樣,在接受《密集金剛》灌頂的時候,其產生的灌頂之智慧,就是佛陀的智慧,那也就是說,他在接受灌頂的時候就成就了佛陀果位,這就是最上等的得到灌頂的方式。
第二種,就是在接受灌頂的時候,所產生的灌頂之智慧,是登地智慧,這在印藏那些大成就者當中的例子很多,比如比日瓦巴大師,他在接受上師的灌頂,進入到上師化現之壇城的時候,就產生了初地菩薩的智慧,成為了初地菩薩。這就是第二等的得到灌頂的方式。

第三種,就是弟子在接受灌頂的時候,產生了表示比喻的智慧。一般而言,是得到了加行道的智慧和成就。這種得到灌頂方式的例子也非常多,比如說第二世蔣揚欽哲確吉羅卓仁波切,當他迎請多朱欽登比尼瑪而接受灌頂的時候,據說是當下就生起了表示比喻的智慧。

第四種,當弟子在接受灌頂的時候,並沒有產生上述三種的智慧,但是至少也應當明白能表所表、能詮所詮、能凈所凈的含義,能夠懂得灌頂的法義。比如說,對於一個彩粉壇城,或者布繪壇城,弟子能夠明白這個壇城的意義在哪里?如果對應於自己的身體,到底又表示的是什麽?是什麽含義?比如說寶瓶灌頂的時候,灌頂之處在身體的什麽地方?會帶來什麽樣的利益?也就是說,這個弟子如果明白了這些含義的話,這就是最小程度、最差的得到灌頂的方式了。

對於我們現在的學佛人而言,就算是能夠得到灌頂,也最多是第三種和第四種的方式。如果具體到我自己而言的話,如果能夠有第四種方式的得到灌頂,那也是非常非常好的了。大多數情況下,今天要去參加灌頂了,到了那里,被寶瓶在頭上放一下,喝一點水,這就是接受了灌頂了,然後就四散而去。這根本就談不到任何的得到灌頂。

當建立起來了這樣的弟子和根本上師之間的關系之後,從祈請的角度而言,薩迦班智達曾經說過:“按照顯教的說法,是將上師納入佛法僧三寶而進行祈請;而按照密乘的觀點,則是將佛法僧三寶納入上師而進行祈請,二種祈請具有如此的差別。”所以,現在藏地的上師瑜伽等祈請方式,基本上都是以無上密的觀點作為基礎而進行的,比如在一些格魯巴的上師瑜伽法中,就有“上師你是佛、上師你是法、上師你是僧……我祈請”之類的說法;比如在薩迦的上師瑜伽法中,就有“總集一切皈處的上師大寶……我祈請”的說法;比如在寧瑪巴的上師祈請文中,則有“三世一切諸佛之體性……我祈請”的說法;嘎舉巴的上師祈請文中,也有“總集一切皈處體性的上師……我祈請”的說法。所有這些,其實都是按照無上密的法義,而將佛法僧納入到上師中而進行祈請的。而在《天法》等某些法門之中,也有將佛法僧拆分開來,而說“總集一切諸佛體性的上師……我祈請,總集一切諸法體性的上師……我祈請,總集一切聖僧體性的上師……我祈請”之類的說法。不管怎麽說,這些都是順應無上密的法義而進行的祈請。

下面我們就用第一二世降陽欽則仁波切作為例子來說明上師的法義。

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仁波切,在他整個一生當中,在藏地八大教派的傳承中,毫無分別地先後依止過二百余為上師;而第二世蔣揚欽哲確吉羅卓仁波切,在他一生當中,也先後依止過百余位上師。他們就好像我們剛才所講述過的,雖然他們都依止了那麽多的上師,首先都是對於上師經過了是否符合性相的觀察分析,而後采取依止求法的。並不是未加任何觀察分析,就直接前去建立法和誓言的關系,並不是這樣的作為。

不僅要觀察分析這個喇嘛,他們還要觀察這個喇嘛的法脈傳承從何而來?這個喇嘛的上師又是從什麽人那里得到的法脈傳承?也就是說他們要分析觀察法脈傳承是什麽?然後還要分析觀察法脈傳承中三昧耶誓言是否清凈?要進行種種的分析觀察之後,才能決定是否要去該喇嘛跟前依止求法。

因此,在藏地,只要是了解第一二世欽哲仁波切的那些喇嘛上師,都會非常認可欽則傳承的真實性和清凈性,都會非常重視欽則傳承的完整性。比如說,針對具體的一個灌頂,只要有相關的清凈傳承,就會去到各個喇嘛上師跟前,聽聞各種不同傳承的同一個灌頂,這樣就盡可能完全地將該灌頂的傳承收集到了一起,所以說欽哲傳承就囊括了所有教派的各種傳承在內。

在他們從如此眾多的喇嘛上師處聽聞了眾多的法門之後,是不是就需要將每一個法門都要每天進行念誦呢?如果是像我們這樣的出家人,除了念誦修行之外就別無所做,因此可以念誦很多。但是對於在家人,對於有社會工作之人,只要視情況做到念誦其實也就可以了。

就比如說欽哲仁波切他們,差不多得到了七百余函法門的灌頂、口傳和引導,別說他們每天念誦一遍了,就算是連續念誦一年,可能也完成不了完整的一遍吧。
所以說,要將從各個喇嘛上師處所求的法門每天都至少念誦一遍,這實際上是做不到的。

因此,一個有工作的修行人,每天選擇一個上師法、一個本尊法、一個空行法、一個護法法等這幾個重要的代表性法門,完成一遍念誦或者觀修,其實就可以了,哪怕自己已經得到了上百的法門,其實每天只要修行這幾種代表性的即可。或者也可以只修行好像《三根本合修法》這種法,因為它已經涵括了上師本尊和護法空行在內,因此只修一遍此法,其實也是可以的。

那麽,我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因為你們有日常工作,沒有太多的時間,因此就讓你們念誦少一些呢?不是!這是因為薩迦班智達曾經說過:“任何出世間的智慧本尊、護法、空行,雖然他們的外相上千差萬別,但是因為他們的心相續完全都是一個的緣故,因此修一個就等於修所有。”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才會說你們一天之中只要能夠完成一遍上師、本尊、空行、護法的代表性法門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將所有法門全部都念誦或者修行一遍。

比如說一個修行觀音的修行者,他僅僅只修行觀音,並沒有修行別的什麽本尊,那麽當他最終成就觀音的果位之後,他已經成為了真正的觀音體性,已經是真正的觀音了,那這個時候,他會不會想:“現在我已經成就了觀音,接下來我是不是要成就一下文殊呢?”根本不會,也根本不需要!因為他一旦成就了觀音,也就等於他成就了文殊,也就等於他成就了金剛手。這就是用來說明上述法義的另外一個例子。

所以,修一個本尊其實就完全足夠了。那麽,我到底應當修哪一個喇嘛上師傳授的本尊呢?你們應當選擇一個你們自己認為最有信心、最有恩德的那個喇嘛上師所傳授給你們的本尊修行就可以了。而對於其他的喇嘛上師,雖然他也傳授給你們另外的本尊法門,也告訴你們這個法門如何如何好,你們應當如何如何修,但只要是一個真正明白法義的人,就一定不會說“你們修那個本尊,沒有修我傳授的本尊,這很不好”,一定不會這樣說的。

如果有喇嘛這樣對你們說了,你們也不要對這個喇嘛上師產生不好的觀點和看法,因為畢竟你們已經建立了一定的法緣,因為他之所以傳授給你不同的法門,是為你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你們只要在心中能夠明確“我這麽做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太忙沒時間,而是因為我明白了‘修一就等於修一切’的道理,所以我就只選擇了一個本尊去修行”,這樣就可以了。

現在就請大家提問題。

問題1:昨天堪布曾經講到“利美就是無妄念的智慧”,那是不是說利美就是大手印和大圓滿呢?

答:如果是一個真正修行大手印和大圓滿的修行人,究竟他一定會進入到利美見地之中,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這其實已經在昨天的內容中講述過了:不論是佛法當中的任何一個法門,只要你是一個真正的實修者,就一定是利美的。因為佛法的本來利益和作用,就是去除眾生的貪嗔之心,因此只要經過真正佛法的修行,就一定能夠斷除對於己方的貪心和對於他方的嗔心,那就一定是利美的道法了。佛法根本就是沒有絲毫貪嗔之道法,根本不可能引導人進入貪嗔之中。

問題2:應當如何對待一個宗派分別心特別重的人?比如說他們認為大乘或者密乘並不是真正的佛法而予以貶低。

答:對於這種人來說,我們的責任,就是去利益他們,要抱有利益他們的心理。只要聽到他們這種言語,或者看到他們的這種行為,其實我們就可以明白:之所以他們這麽說,這麽做,恰恰是表明他們並不明白什麽是大乘法門,什麽是密乘法門。比如說藏地如果有類似否定別的宗派的言語行為出現的話,就非常明顯地表明了他根本懂得不熟悉別的宗派的法義。
如果你們認為可以和他們溝通,可以讓他們聽到或者看到大乘法語而給他們帶來利益的話,那就可以對他們說:“你們能否首先研究一下大乘和密乘看看呢?”如果他們經過研究還是否認,或者他們根本就不願意研究,那我們在仍然沒有產生嗔心的前提下,就只能自己念誦真言,發出願望:“希望他們未來都能夠成為具有利美見地之人!”,除此之外,好像我們也沒有什麽可以做的了。但這並不是我們放棄了他們,並不是我們不想利益他們,因為這不符合大乘的法義。

問題3:當有人問我們:“到底是南傳佛法好?,還是大乘、密乘佛法好?”我們應當怎麽回應呢?

答:佛陀所宣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其實都是匹配於各個化機眾生的不同意願和機緣而宣說的。因此說,對於一個適宜於被聲聞緣覺法門救度的眾生而言,聲聞緣覺法門就是最好的;對於一個適宜於被大乘法門救度的眾生而言,大乘的法門就是最好的;而對於一個密乘的化機而言,自然密乘就是最好的了。除了這種判斷方法而外,要想一刀切地說哪種法門最好,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回應就應當是:適應於該化機的法門,就是最好的法門。
就好像我們是病人,法門就是藥,只有對癥的藥才能說是最好的,根本就沒有辦法直接說哪個藥最好,這其中的道理其實完全是一樣的。

問題4:如果一個基督徒,明明知道我們是學佛者,但是還是反複勸導我們改宗基督,我們應當如何回應呢?

答:這個時候你們就應當問他們:“為什麽呢?”

問題5:是不是可以想一個上師是好的,而另外一個上師並不怎麽好?
答:這樣當然是可以想的,只是不要本著貶低或者嗔恨等不良心態而想。如果是已經建立了法緣的上師,那還是不要這樣想的好些,那是會帶來過失的。為什麽會有過失,那是因為佛和諸位先賢大師們都說過的,至於具體有什麽樣的過失,我自己也說不清楚。

問題6:要進入金剛乘,是不是首先要了解聲聞乘和大乘呢?

答:進入金剛乘的方法有多種,第一種,首先學習大乘的教法,然後再進入金剛乘;第二種,先學習聲聞乘,然後學習大乘,最後再進入金剛乘;這是最常見的兩種進入金剛乘的方法。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不去學習聲聞乘和大乘的教法,而是直接學習金剛乘,也是可以的。因為金剛乘並不是一個不一樣的教法,而是完整地包含了從資糧道一直到最終成佛所有階段法門的教法,金剛乘的法義當中,也涵括有聲聞乘和大乘的內容,因此直接進入金剛乘也是可以的。

問題7: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得到了灌頂呢?

答:關於如何才能算是得到了灌頂,剛才我已經講述的很清楚了。如果那四種情況的任何一種剛出現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得到灌頂了。如果四種情況都沒有出現,雖然也會得到很大的加持,雖然也會在自己的相續中種下密乘習氣的種子,但是並不能算是得到灌頂,只是參加了灌頂法會而已。

問題8:堪布剛才講過修一個本尊就等於修一切本尊,那為什麽還有人要不斷地學習更多的修法呢?

答:這是因為每個人各自的願望有差別,學習很多的法門其實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說,修一個或者修許多,都是建立在各人的願望基礎之上的。對於一個需要引導弟子、需要傳法的喇嘛上師而言,因為需要針對不同弟子的機緣和意願,需要有各種不同的修法,或者是為了不讓某些修法傳承斷絕,故而就學習許多的修法,以便能夠將更多的修法傳承能夠傳承到後來的化機手上,也就是說,因為要利益未來化機的責任的緣故,所有他們就會去求很多的修法。
如果只是我們自己修行,那修一個都可以,修許多自然也就不算不對了。這本身並沒有根本上的差異。

問題9:如果不斷地求學更多的法門,很容易就會產生修行上的物質主義,也就是認為學習越多就會越好的這種心態。那麽怎麽樣才能知道什麽時候該停止求學更多法門呢?

答:其實這在剛才已經都說過了,當你真正地開始修行某一個法門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就已經可以不用去學習其他更多的法門了。這是一種情況。
第二個情況,就是當你修行某一個法門,而達到初地菩薩的果位的時候,你已經獲得了初地的12種百功德,這個時候,你肯定已經清楚自己應當怎樣做,不應當怎樣做。這個時候就可以停止求學更多了。
更何況當你證悟到佛果的時候,已經完全具足功德的時候,就是徹底停止的時候了。
開個玩笑,當你開車去往佛果的時候,一定需要一個很好的剎車,如果沒有很好的剎車的話,就算是你已經到達了佛果,卻剎不住車,那就不知道又會到哪里去了!

問題10:在生起次第的時候,自生本尊和對生本尊有什麽不同?

答:從無上密的角度而言,同時存在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而一般所說的生起次第,主要指的就是自生本尊,並沒有包含對生本尊。
對於瑜伽部而言,也有生起次第的名字,但其生起次第卻並不是無上密那樣的生起次第。
而如果從事部、行部而言,所謂的自生,只是從自身生起本尊,但是卻沒有迎請智慧尊融入的儀軌;所謂的對生,雖然是從對面生起了本尊,但是卻有智慧尊的迎請融入。那麽,從無上密的角度來說,事部、行部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生起次第。而且無上密所談到的生起次第,主要說的就是自生本尊,而不是對生本尊。

所以說,只要談到生起次第,一定是自生本尊;對於對生的本尊,只能將其當成是頂禮贊頌的對境,並不能稱為生起次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