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千手千眼觀音齋戒簡介:內容連載

 
千手千眼觀音齋戒,藏語稱「紐涅」(以下皆稱紐涅),在西藏是一門相當普遍傳授修持的甚深淨障法門,圓滿一次的修持需時兩天。第一天為前行日,第二天則是正行的禁飲食日。修持者須受持大乘還淨戒(Restoring and Purifying Ordination),一共要持守八支戒條。第一天的前行日,修行者只進食一餐和飲料,且為完全素食,餐飲中不含任何動物成分,也不含洋蔥、大蒜、蛋類等食材。第二天則完全禁飲食並禁語。
 
此一重要法門極受重視和喜愛,任何人皆可修持。對於非佛教徒,唯一的修持條件就是必須接受皈依戒、菩薩戒,也必須領受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灌頂。只要願意接受這些教法,就可以參加觀音禁飲食齋的閉關。
 
本法起源
 
觀音禁飲食齋戒的法源,始自歷史上一位備受尊崇的佛教人物──帕嫫比丘尼。她曾是阿富汗國的公主,而當時阿富汗是個佛教大國。被視為第二佛的蓮花生大士,即來自該地。在佛教史中,該處被稱為鄔迪亞納,即今日的印度西北方。帕嫫比丘尼是一位學識豐富、持守具足戒的比丘尼,她修持紐涅而親見觀世音菩薩,人人懼怕的痲瘋病因而痊癒,此殊勝的紐涅傳承便從此流傳於世間。
 
紐涅屬於何續部
 
一般而言,佛法可分為三乘:聲聞乘(Shravaka-yana)、獨覺乘(Pratyeka-buddha-yana),以及大乘(Maha-yana)。大乘道又可分為經部(sutra-yana)和續部(trantra-yana)。續部中則有許多次第,但一般分為四部續法:事續(kriya-tantra)、行續(charya-tantra)、瑜伽續(yoga tantra)、無上瑜伽續(anuttara-yoga-trantra);在這其中,紐涅是屬於事續部和行續部的法門。
 
事實上, 紐涅究竟應屬於四續中的哪一部,歷史上一直有些爭辯。由於觀音的修持包含了自觀本尊,因此一些祖師認為此法屬於無上瑜伽部,而以事部來修持。但一些成就的大師,例如第八世大司徒仁波切(The 8th Tai Situpa)和蔣貢康楚大師(Jamgon Kungtrol the Great)則認為紐涅屬於事部,而以行部來修持。這些爭辯的癥結在於,事部的修持並不包括自觀本尊,但行部卻有此修持方法。若因紐涅有自觀本尊的部分,而認為本法屬於無上瑜伽續,則修行者在身方面的修持便不會那麼重要。但是從紐涅的歷史傳承來看,身方面的戒律卻是本法門中不可或缺、極為重要的一環,因此便有充分理由認為,本法門乃屬於行續部和事續部。
 
若要嚴格、確實地遵守教義,則所謂事部是指修行者透過禁食、沐浴等諸多身的持戒,而試圖開展慧觀(insight)。由於藏傳佛教側重無上瑜伽續,比較不注重事部,因此少了每日應沐浴、更衣等身的修持細節。我在印度曾看見有些當地人修持這類傳統的事部法門,但大部分藏人則對這方面一無所知。
 
紐涅的功德利益
 
若要我們擁有的這個「人身」具有意義,一生中至少要修過一座紐涅。一座的修持僅須兩天,但這兩天卻對長遠、無盡的未來有著深遠的影響。由於紐涅的功德廣大,因此我們已持續多年在美國和台灣各安排一年一次連續八座十六天的紐涅閉關。除此之外,我們也安排每月一次週末紐涅閉關。有許多弟子每年都會盡力參加這兩地的閉關,且人數逐年增加,我個人非常隨喜。
 
有一位弟子曾對修持紐涅表達了很好的看法,而我個人認為大家都應該學習這樣的態度。這位弟子當時還是個新生,我問他是什麼因緣要來參加閉關。他說在聽聞修持這個法門的種種功德之後,他立刻決定要圓滿連續八座的修持。他領會到,就法門的功德利益而言,若僅以一生中的十六天來修持和祈願,與所能獲得的利益相較,真的是一點也不費力。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應有的態度,並且是明智的抉擇。
 
在修持的過程中,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飢渴,但是為了真正淨除個人和世上其他有情眾生未來的痛苦,嚐受這一點點飢渴絕對是值得的。有些人為了追求片刻的狂喜,願意千辛萬苦攀登高山,而有些人為了求生存,願意歷經種種痛苦和折磨;這些雖然是很短暫的利益,人們卻仍然願意通過重重難關以便達成。我要說的重點是,修持紐涅所獲得的廣大功德利益,絕對遠遠超過閉關時我們所經歷的辛勞。
 
繼續閱讀請點選:看完整內容連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